望遠行 春日遲遲思寂寥。行客關山路遙。瓊窗時聽語鶯嬌。柳絲牽恨一條條。 休暈繡,罷吹簫。貌逐殘花暗凋。同心猶結舊裙腰。忍辜風月度良宵。 又露滴幽庭落葉時。愁聚蕭娘柳眉。玉郎一去負佳期。水雲迢遞鴈書遲。 屏半掩,枕斜欹。蠟淚無言對垂。吟蛩斷續漏頻移。入窗明月鑒空帷。 菩薩蠻迴塘風起波紋細。刺桐花裏門斜閉。殘日照平蕪。雙雙飛鷓鴣。 征帆何處客。相見還相隔。不語欲魂銷。望中煙水遙。 又等閒將度三春景。簾垂碧砌參差影。曲檻日初斜。杜鵑啼落花。 恨君容易處。又話瀟湘去。凝思倚屏山。淚流紅臉班。 又隔簾微雨雙飛燕。砌花零落紅深淺。撚得寶箏調。心隨征棹遙。 楚天雲外路。動便經年去。香斷畫屏深。舊歡何處尋。 西溪子金縷翠鈿浮動。妝罷小窗圓夢。日高時,春已老。人未到。滿地落花慵掃。無語倚屏風。泣殘紅。 虞美人金籠鶯報天將曙。驚起分飛處。夜來潛與玉郎期。多情不覺酒醒遲。失歸期。 映花避月遙相送。膩髻偏垂鳳。卻迴嬌步入香閨。倚屏無語撚雲篦。翠眉低。 【校】鶯原作鸚,從明正德仿宋本花間集改。全唐五代詞校云:“據動物學家言鶯不能籠養,鶯入籠中則絕食死,世未聞有養鶯者。”竊以為非是。黃鶯卽黃鸝,多架養,然籠養者亦夥。但凡五年以上老鳥能入籠者,其人許為專家。 河傳去去。何處。迢迢巴楚。山水相連。朝雲暮雨。依舊十二峯前。猿聲到客船。 愁腸豈異丁香結。因離別。故國音書絕。想佳人花下,對明月春風。恨應同。 又春暮。微雨。送君南浦。愁斂雙蛾。落花深處。啼鳥似逐離歌。粉檀珠淚和。 臨流更把同心結。情哽咽。後會何時節。不堪迴首,相望已隔汀洲。櫓聲幽。 以上三十七首晁本《花間集》 中興樂後庭寂寂日初長。翩翩蝶舞紅芳。繡簾垂地,金鴨無香。誰知春思如狂。憶蕭郎。等閒一去,程遙信斷,五嶺三湘。 休開鸞鏡學宮妝。可能更理笙簧。倚屏凝睇,淚落成行。手尋裙帶鴛鴦。暗思量。忍孤前約,敎人花貌,虛老風光。 漁父水接衡門十里餘。信船歸去臥看書。輕爵祿,慕玄虛。莫道漁人只為魚。 又避世垂綸不記年。官高爭得似君閒。傾白酒,對青山。笑指柴門待月還。 又棹警鷗飛水濺袍。影隨潭面柳垂縧。終日醉,絕塵勞。曾見錢塘八月濤。 南鄉子攜籠去,採菱歸。碧波風起雨霏霏。趁岸小船齊棹急。羅衣溼。出向桄榔樹下立。 又雲髻重,葛衣輕。見人微笑亦多情。拾翠採珠能幾許。來還去。爭及村居織機女。 又登畫舸,泛淸波。採蓮時唱採蓮歌。攔棹聲齊羅袖斂。池光颭。驚起沙鷗八九點。 又雙髻墜,小眉彎。笑隨女伴下春山。玉纖遙指花深處。爭回顧。孔雀雙雙迎日舞。 又紅荳蔻,紫玫瑰。謝娘家傍越王臺。一曲鄉歌齊撫掌。堪遊賞。酒酌螺杯流水上。 又山果熟,水花香。家家風景有池塘。木蘭舟上珠簾捲。歌聲遠。椰子酒傾鸚鵡琖。 又新月上,遠煙開。慣隨潮水採珠來。棹穿花過歸溪口。沽春酒。小艇纜牽垂岸柳。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。功成歸看五湖春。一葉舟中吟復醉。雲水。此時方認自由身。 花島為鄰鷗作侶。深處。經年不見市朝人。已得希夷微妙旨。潛喜。荷衣蕙帶絕纖塵。 又十載逍遙物外居。白雲流水似相於。乘興有時攜短棹。江島。誰知求道不求魚。 到處等閒邀鶴伴。春岸。野花香氣撲琴書。更飲一杯紅霞酒。回首。半鈎新月貼淸虛。 又又見新巢燕子歸。阮郎何事絕音徽。簾外西風黃葉落。池閣。隱莎蛩叫雨霏霏。 愁坐算程千萬里。頻跂。等閒經歲兩心違。聽鵲憑龜無定處。不知。淚痕留在畫羅衣。 【校】跂於此處作上聲,舉踵也。卽詩河廣之跂予望之、荀子勸學之吾嘗跂而望矣、史記高祖本紀之日夜跂而望歸諸義。與前句里字同韻,為定風波之正格,非作平聲字協後句違字。歇拍不知二字不合律,必有訛脫處。竊以為本作知否,因錯簡復訛脫一口字,乃成今文。 又鴈過秋空夜未央。隔窗煙月鎖蓮塘。往事豈堪容易想。惆悵。故人迢遞在瀟湘。 縱有回文重疊意。誰寄。解鬟臨鏡泣殘妝。沈水香消金鴨冷。愁永。候蟲聲接杵聲長。 又簾外煙和月滿庭。此時閒坐若為情。小閣擁爐殘酒醒。愁聽。寒風葉落一聲聲。 唯恨玉人芳信阻。雲雨。屏帷寂寞夢難成。斗轉更闌心杳杳。將曉。銀釭斜照綺琴橫。 西溪子馬上見時如夢。認得臉波相送。柳堤長,無限意。夕陽裏。醉把金鞭欲墜。歸去想嬌嬈。暗魂消。 以上十七首朱本《尊前集》
|